首先,我们聊聊铁路交通。在我国境内,人们出远门首选就是火车,火车又分为普通列车、动车组和高铁等等。如果赶时间,则可以选择飞机出行。但是在美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人们出远门,自家的汽车为首选,其次就是乘坐飞机。只有不赶时间的旅行期间,才会选择乘坐火车。美国的铁路公里数超过了2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铁路公里数为12万多公里,处于世界第二位。
从表面来看,美国的铁路公里数是我国的两倍左右,铁路交通应该非常发达。严格的说,美国的铁路货运非常发达,铁路客运则明显滞后。在25万公里的铁路中,超过80%都属于货运铁路线。剩余的20%的客运铁路线,基本上都是围绕一线城市建设的。在美国的很多中小城市,都没有通铁路或者没有预留火车站。此外,美国客运火车的票价是比较贵的,除了旅行,乘坐火车很不划算。美国的客运火车没有高铁,只有普通的列车。按照美国的国土面积,从东部到西部,历经一天一夜甚至更长的时间,这都是家常便饭。
按照一家机构的统计数据,只有3%的美国人出门的时候,选择乘坐火车。其余的人,要么自己开车,要么乘坐飞机。因此,很多美国家庭出远门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选择自己开车。因为火车太慢、太贵,而且要去目的地可能根本不通客运列车。我们再看看美国的地铁交通情况,在美国境内,只有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费城等大城市,拥有自己的地铁交通线路。在很多中小城市,则没有地铁。对于大城市的人们来说,乘坐地铁不会担心堵车,对于上班族至关重要。
但是,很多中小城市则每天地铁,人们出行只能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者自己开车。从2014年开始,美国的公共汽车数量和客运量都出现了持续下降。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大城市,公共汽车的数量甚至下降了20%以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公共汽车的线路和时间点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美国人放弃了乘坐公共汽车。以洛杉矶为例,当年,每位洛杉矶居民每年平均乘坐公共汽车287次。但是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38次。
洛杉矶的情况仅仅是美国各地区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美国公共交通出行了各方面的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公共交通一个领域的问题,例如城市的道路建设、照明、规划等各个部门的规划不科学,出行了公共汽车经常晚点、线路覆盖有限等情况。以至于很多美国人出行,不得不选择自己开车出门。例如一个普通的美国家人,恰好生活在没有地铁的中小城市,在公共汽车线路很不靠谱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开车出门。
再加上上班路线可能不一样,所以一个家庭可能拥有2辆或者2辆以上的汽车,主要是用于交通出行。2019年,美国的总人口维持在3.27亿左右。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则为2.64万辆,去除那些未成年儿童,美国几乎达到了人手一辆汽车的情况。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家庭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美国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等设施建设滞后,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一些美剧中,家里的孩子年满18岁,父母会送给孩子1辆汽车。其实,这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无论是上学还是各种社交活动,都需要出行工具。
当然,除了汽车以外,还可以选择摩托车或者自行车。至于电动自行车,在美国并不受欢迎。我们顺便聊聊我国的公共交通发展,在私家车数量尚不充裕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至关重要。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汽车运行网络。甚至在一些县城里,公共交通也非常完善。公共汽车的科学覆盖,解决了普通百姓的出门问题。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公交车专用道,从而提高了公共汽车的运行效率。
公共汽车的价格优惠和方便换乘,也是重要部分。我国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地铁交通,例如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等,地铁交通正在逐步成熟。铁路网的全面覆盖,对于远距离出门意义重大。人们可以乘坐普通列车或者高铁,前往各个省份的各个地区。在我国境内,不同火车的地级市数量非常少。虽然我国的铁路总里程只有美国的一半,但客运规模和效率,明显超过了美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我国处于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这是我国的优势。
最后,我们聊聊我国私家车的发展。在90年代,当时的物质基础尚不丰富,如果谁家拥有一辆桑塔纳或者北京吉普,堪称是当地富豪的象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私家车的数量逐步增加,而且增长非常迅速。2015年,我国的汽车总数只有1.7万辆。经过4年时间,截止2019年,已经突破了2.4万辆。
在短短不到4年时间里,汽车数量增加了7000多万辆。反映了我国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同时反映了我国的高速发展水平。按照现在的汽车增长速度计算,用不了几年,我国的汽车总数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当然,随着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也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例如尾气污染、交通事故增加、城市拥堵加重等等。关于社会发展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