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此举将传递怎样的信息?此前预计2020年可能全面取消新能源车型补贴的消息,对今后新能源市场有哪些改变?新能源车型是否会受政策影响而涨价或者滞销?

国补新政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促使车企提升研发水平
从此前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可以看到,凡是续航里程达到100km“门槛”的车型,就能得到国家补贴,100km的“门槛”对于一些“老年代步车”而言都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目标,只是这些车型生产企业没有乘用车整车生产资格;正因如此,许多有“资格”生产整车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向新能源车这块“大蛋糕”,只要能生产出达到“门槛”的新能源车型就能分得“蛋糕”;原本政策推行的初衷是为了大众能更好的接受新能源车型,将新能源车型普及化,可“门槛”设低了,某些车企就懂得“钻空子,耍小聪明”,使补贴政策变味。
(老年代步车)
一味靠补贴推行新能源车型并不是长久之计,促进市场自我调节才是根本;新政将原来100km的“补贴门槛”调高至150km,取消续航里程150km以下车型的补贴,并以续航里程300km作为划分,300km以下的低续航里程新能源车型一律降低补贴,300km以上的高续航里程新能源车型相应增加补贴,这里的续航里程指的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纯电动车型,即EV车型;而作为过渡性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则下调了两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