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抢占先机、赶超发展的突破口,汽车产业将进入转型期。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余卓平教授在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汽车强国与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中指出,人才现在是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余卓平总结道,面临新的转型变化,汽车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挑战。此外,汽车行业的人才流动与机制问题以及人才国际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问题一: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大
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显示,从总量来看,汽车从业人员持续增长到360万人,但是技术人员却不到50万人;从占比来看,汽车技术人员不到15%。而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比例往往超过30%。
另外,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数量是17万人,2020年要求达到85万人,目前缺口为68万人,2025年要求达到150万人,届时缺口将近100万人。“如何应对人才的数量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大挑战。”余卓平说。
问题二:人才质量与结构不合理
汽车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大型的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这对汽车人才质量和人才结构提出了挑战。
余卓平教授指出:“现在我们仍然把汽车作为机械工程学科,车辆工程连二级学科都算不上,而这样培养出来的汽车专业人才90%都到汽车行业里面去。”这意味着,如何把一些新的学科知识在汽车人才的培养中体现出来,将成为第二个挑战。
问题三:人才流动合理 企业“恶意挖人”此起彼伏
据了解,前一段时间曾出现某燃料电池的企业恶意挖人现象,引起整个行业的反思。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高级人才需求量巨大,使得企业之间人才竞争处于白热化的阶段。
其次则是人才机制的问题。余卓平指出,国有企业在人才激励制度上面跟整个市场发展并不大匹配。“比如说限薪制度,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在人才培育中没有太多优势。”余卓平强调,这样的机制没有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引不进来,引进来也留不住。
问题四:“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提出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汽车企业将加速国际化,国际化人才也成为各大车企的宠儿。而目前来看,企业拥有的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国内能够走向海外的国际化技术与管理人才偏少,具备跨文化能力、国家化能力的高层次汽车人才短缺。
余卓平介绍,我国在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时候,对未来的汽车市场进行了预测:2030年左右我国将有超过四千万辆的汽车年产量,而汽车走出国门也将是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国际化汽车人才的培养。
破局:培育新时期的汽车专业人才
面对汽车行业的四大人才困境,余卓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数量发展上来看,我们希望到2030年左右,技术人员能够达到发达国家30%的水平。”余卓平教授强调,未来的汽车行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包括职业技能人才和研发人才的培养。
“国外每一项新的汽车技术都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来决定该技术是否能在新一代车上采用。”余卓平感到忧虑的是,我国现在把研发型人才放到市场营销学科群里,这对于汽车的研发流程来说,是很不匹配的。
从结构上来看,余卓平提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不仅要做高校内部汽车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还要做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联合。“如果不在知识结构上实现融合,我们的人才质量就难以实现突破。”
人才流动机制上,余卓平提出两点建议:第一、针对行业“恶意挖人”现象,做到规范离职,增加“竞业限制”;第二,针对国企限薪问题,企业应该合理改善高端人才用人制度,与整个汽车市场相匹配。“汽车行业毕竟不是一个垄断行业,也不是一个政策保护性的行业。”
再则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余卓平指出,高校应该给予人才海外培养的通道,使其同时获得国内和国际双学位。“这一类人才无疑会打下良好的国际化基础。”余卓平教授还指出,人才的培养是终身制的,从大学到企业,仍然需要继续培养,企业应该给予人才多方面的培养条件。此外,人才引进对于高端人才是一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