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春一场大雪再次扯下新能源车的遮羞布:亏电接近70%,换电站排长队,电池与底盘一同被冻住,电池仓被冻住等系列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东北(西北同理)不适合开新能车”的观点,似乎得到了强化。有网友调侃“怪不得打不到车,都在等充电”。
但是,面对“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面对东北/西北2亿人口,面对广袤的市场,上到国家下到车企,都不会放弃在两地普及新能源汽车。这次普及思路变了,不再是纯电动,而是将换成插混/增程,势必要让新能源车挺进两地。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渗透率远低于平均值
盖世汽车整理了1-10月各区域新能源渗透率情况,西北和东北垫底,远低于25.22%的平均值。两大地区,西北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表现更好。这是因为,西北包括五个省份,更是有陕西拉动。
相比新疆、甘肃等其他西北省份,陕西更靠近中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是5~14度,对新能源汽车较为“友好”。全国城市前10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中,西安以7万辆排在12位,渗透率达到28.66%,可比肩东部沿海城市。
西北地区前10月新能源合计销量能达到14.3万辆,渗透率能突破15%,关键在于西安的贡献。
东北/西北城市新能源车前10月销量TOP10,仅有四座城市销量过万。其中,西安独占鳌头,是第二名沈阳的3倍多。陕西另一座城市咸阳以0.6万辆,排名第8。
遗憾的是,东北没有“西安”,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部分等省市地区,都位于高寒地区。前10月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显示,整个东北合计不到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为9.73%。
其中,沈阳、长春和大连排名前三。沈阳虽为东北前10月城市新能源销量第一(销量为2.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14.14%),但在全国却排名49位,长春、大连更是排至50名开外。至于哈尔滨,因为气候更恶劣,新能源渗透率不到一成,更不用说其他城市了。
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同样如此,兰州、银川稍强些,前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八九千辆,渗透率超一成。再看乌鲁木齐、西宁等城市,同期销量不到5千辆,渗透率低于一成。
整体来说,东北/西北两地区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和华东、华南等地区一比差距甚大,不到整个华东地区(前10月合计销量为169万辆,渗透率接近三成)的十分之一,甚至可能还不及华东地区某一城市的表现。比如上海前10月新能源累计销量为22万辆,渗透率达到44.6%,位居全国各城市新能源销量之首。
从西北和东北两地区的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来看,虽然车企强调新能源车续航高了,电池技术持续提升,更耐高寒了,但两地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不太“感冒”。
宏大规划与现实困境
东北/西北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不给力”,但仍想抓住发展的洪流。
先说东北,众所周知,东北是全国传统汽车产业核心工业区之一。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一汽位于吉林长春,也是“民族之光”红旗诞生地;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整车企业——华晨中国,在辽宁沈阳。黑龙江曾也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重心南下,东北三省逐渐走向落寞。
华晨宝马位于沈阳的里达工厂,图片来源:华晨宝马
东北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视为工业振兴希望之一,如黑龙江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全省工业振兴计划。
市场需求应是刺激当地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三省市都有计划提升电动车的用车环境和便利性,增加公共充电桩和大型充电站等数量。
以吉林为例,计划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充换电站500座,充电桩达1万个以上,满足超过10万辆公用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长春市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6万辆,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9%。
辽宁、黑龙江两省也在加快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2025年为节点,辽宁计划全省充电设施终端保有量超过5万个,满足超过33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黑龙江预计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2.5万个,换电站20座,新建加氢站5座。
再看西北,从地理位置、发展规模和速度等来看,陕西新能源渗透率较高。尤其是西安,作为东北/西北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其2025年保有量目标是达到50万辆左右,是2021年的十倍;在充电网络配套建设,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50个、充电桩2万根。
除陕西外,其他西北省市和东北三省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般较为缓慢。不过,宁夏2025年发展目标较为激进,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计划达到20%左右。2021年底,宁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占总保有量不到1%。
相比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或保有量,东北/西北各省市的2025年目标几乎都翻了数倍。但是要完成上述目标(除陕西外),两地面临的现实困境不少。一是两地高寒的自然环境;二是充电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趴窝”“排长队充电”“电池被冻住”“续航大减”等新闻,再度冲上“热搜”。有消息传出,东北某地出租车替换成了纯电动车后,近段时间遭遇降温下大雪,“全都街上趴窝”了。雪停后排队四五个小时充电,充满后却只能跑1百多公里。“车上还得备着羽绒服,没乘客时不敢开空调”。还有车主趴在雪中,拿着吹风机为电池解冻。
可以说,一到冬天,就直接劝退东北/西北“老铁们”买新能源汽车。
试试插混/增程
现阶段纯电动车不耐高寒的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有业内人士曾告诉盖世汽车,固态电池技术可解决馈电问题,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商业化应用要到2025年后。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论坛截图
东北/西北大规模普及纯电动车暂时不现实,但新能源汽车应用节奏还需加快,插混/增程似乎成为折中的办法。
在日前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应统筹推进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协同发展,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将是内燃—电力驱动系统发挥作用的地方。
万钢指出,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重点提及东北/西北销售量、应用量低迷。他认为,这些地区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普及插混/增程,既可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又能通过车辆内燃系统预热作用,解决冬天起步难问题,还可带动传统动力系统的转型升级。
近几年,多家车企推出了混动系统架构产品。插混车型竞争力大幅提升,普遍比燃油车省油,比纯电动车价格低且无续航焦虑,可兼顾城市和长途用车需求。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借插混车型打开平价市场(8万-15万)和大众市场(15万-25万)。增程也有类似的竞争优势。
插混/增程的到来,为东北/西北新能源加速普及提供方向。不过,要想两地消费者转向插混/增程车型,另一个关键还在于充电网络配套设施。网汇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曾表示,解决充电问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五菱
补能网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高增速的发展需求,已成为我国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一大“软肋”。数据显示,理想状态下,车桩比应为1:1。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逐渐接近该状态。而东北/西北两地区,仍面临“充电难”问题。如哈尔滨公共充电桩车桩比仅为24:1,长春2021年底是13:1。
随着两地区省市持续完善充电网络配套设施,这一“软肋”将得到解决。那么下一步,就是提高当地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等到固态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后,逐步转向纯电动车,甚至氢燃料电池车等。
对于东北/西北新能源市场,当前应该有很多车企正在摩拳擦掌。同时,当地政府和本土车企也在齐发力,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欲乘“东风”而起。本土新能源消费者或许很快就能和“趴窝”“穿羽绒服”的苦难日子,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