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发布新车P5,向昔日的老大哥直接发出了“战书”。当晚峰值时有807万人同时观看,大家都在好奇广州未来还能造出什么样的车。草灰蛇线的时代隐喻中,广州汽车的品牌名片也在新旧更迭,迎来一场许久未有的正面战局。
今天,中国每10辆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广州。顺境的顶峰往往也是逆境的开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时代转型中,也在不断重新选择方向。此前广州搞出凯美瑞,这款车全球累计产量超2000万辆,是燃油车里销量最高的中高级轿车。
1998年,白云山下的黄村机场,停满了卖不出去的标致505汽车。这款车型海外早在87年就停产了,在引进初期,中国的轿车品种很少,不愁卖,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竞争力。彼时曾被中央重子布下的中国汽车格局一子——广州标志濒临破产,一片愁云惨淡。
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生产了1999万辆,销售2017万辆。有六家汽车公司闯入世界五百强,上汽和一汽的营收甚至远超现代、日产,比肩宝马集团。
各大国营汽车厂筚路蓝缕三十余年,让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大国。成绩无比辉煌。但中国传统燃油车“用市场换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甜蜜的陷阱。北大教授路风调研各大汽车厂时曾被震惊到,外资公司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合资公司的研发部门给解散掉。即便工程师队伍保留下来,也毫无创造性可言,因为没有产品改进的权利。一个螺丝钉的设计明明错了也改不了,必须上报到德国总部定夺。所谓引入技术,拿到的只是一堆生产图纸,而不是开发设计能力。中国说白了只是别人家的代工厂,形成的是“没有技术的工业化”。在大众Golf这样的车型上,国产化率可以做到96%以上。但是到了奥迪A4这样的高端车型,我们就只能做出百分之五六十的国产化率,大量零部件需要从海外进口。
拿广州来说,过去二十年间这座千年商都的人口从700万猛增到1867万,要不了几年就会突破2000万大关,城市半径从十公里扩张到二三十公里。按照中国的大城市们当前的人口吸纳速度,地上地下公共交通体系或是无法承载的。何小鹏的想法不止于地面,他开始思考,汽车能不能飞起来呢?李书福曾放过狂言“做汽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铁壳子”。何小鹏却想,汽车为什么一定要是这个形态,再加上了四个螺旋桨行不行?他带领一帮人,捣鼓出一只“大鹏”——飞行汽车。据说目前已经内部测试迭了5代,累计飞行了一万五千次。最大飞行高度1000米以下,最大飞行时速130公里,能实现35分钟续航,满足未来城市低空飞行、短途出行的场景。
伴随着科技树的不断点亮,我们已经很难给小鹏做简单定义了。与其说它是一家汽车公司,还不如说是一个智能出行的科技公司。时代总是在重新选择方向,并洗牌划分赢家和输家。谁能抢到先手,就有更大赢的概率。广州的造车创想,未来的终局或许要以另一种形式来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