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可归纳为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三者是互相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其中,“电动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载体,主要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作为汽车能源驱动方式变革;“智能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主要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共享化”则是社会形态和价值载体,主要指汽车共享与移动出行。
中国先后提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两大国家战略,并结合国情,重新定义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大体先后经历了“汽车四化”、汽车“新四化”、以及汽车“新三化”的概念形成过程。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
汽车电动化发展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其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以及充电桩和运营。
2019年,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但随着退坡影响的边际减弱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2020年3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但产销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0%和48.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我国加快自动驾驶领域发展,2019年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达250张
智能网联汽车战略逐步明确,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在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带动下,我国汽车智能化发展路线开始成熟,形成了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两大技术融合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战略,具体来看,2018年4月,我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各地跟进出台法规,仅两个月就新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91张。截至2019年12月,全国自动驾驶路测牌照250张。
汽车共享化发展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具体运营模式仍在探索当中
自2016年兴起的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应用,主要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催生,即通过平台化建设强化信息配置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此阶段,汽车共享模式,分别在汽车租赁和出行服务两个领域形成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两种代表模式。
从网约车市场看,互联网企业建设资源整合平台,网约车规模增长较快。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2亿,占网民整体的40.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暂停了网约车运营服务。在疫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停运,多家网约车平台组织司机为医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务保障提供运力支持。中长期来看,网约车用户规模将会恢复性增长。
目前,汽车共享化的商业模式仍不明晰,存在行业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共享出行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分时租赁企业大面积倒闭、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开展全国网约车安全检查,分时租赁、“顺风车”等具体商业模式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成果在汽车工业领域深度集成应用,带动汽车工业向着更加节能、更加智能方向发展,汽车行业发展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三者是互相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关系。